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_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_久久无码高潮喷水抽搐_日韩欧美成人影院_无遮掩无码h成人av动漫_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會員登錄
用戶名:
密 碼:

·忘記密碼 請按這里
信息檢索
站內搜索
所屬欄目


 
廣西建設監理(總第32期)
詳細信息
地下防水工程監理細則
發布時間:2013-01-08 18:46:42 【字體:  】【顏色:
質量標準
一.    依據標準
           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
           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二.    規范標準、強制性規定:
地下工程必須進行防水設計,防水設計應定級準確、方案可靠、施工簡便、經濟合理。
地下工程必須從工程規劃、建筑結構設計、材料選擇、施工工藝等全面系統地做好地下工程的防排水。
地下工程防水設計的內容應包括:
1.防水等級和設防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和其它技術指標,質量保證措施。
3.其它方式層選用的材料及其技術指標,質量保證措施。
4.工程細部構造的防水措施,選用的材料及其技術指標,質量保證措施。
5.工程的防排水系統,地面擋水、截水系統及工程各種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地下工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應采用防水混凝土,并根據防水等級的要求采用其它防水措施。
地下工程的排水溝、地漏、出入口、窗井等,應有防倒灌措施,寒冷及嚴寒地區的排水溝應有防凍措施。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級分為4級,各級標準應符合如下表規定:
防水等級
標準
1級
不允許滲水,結構表面無濕漬
2級
不允許漏水,結構表面可有少量濕漬
工業與民用建筑:濕漬總面積不大于總防水面積的1‰,單個濕漬面積不大于0.1m2,任意100 m2 防水面積不超過1處
其它地下工程:濕漬總面積不大于總防水面積的6‰,單個濕漬面積不大于0.2 m2,任意100 m2 防水面積不超過4處
3級
有少量漏水點,不得有線流和漏泥砂
單個濕漬面積不大于0.3m2,單個漏水點的漏水量不大于2.5L/d,任意100 m2 防水面積不超過7處
4級
有漏水點,不得有線流和漏泥砂
整個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 m2•d,任意100 m2 防水面積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 m2•d
 
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設防要求可選用如表所示:
工程部位
主體
施工縫
后澆帶
變形縫、誘導縫
防水措施
防水混凝土
防水砂漿
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
塑料防水板
金屬板
遇水膨脹止水條
中埋式止水帶
外貼式止水帶
外抹防水砂漿
外涂防水涂料
膨脹混凝土
遇水膨脹止水條
外貼式止水帶
防水嵌縫材料
中埋式止水帶
外貼式止水帶
可卸式止水帶
防水嵌縫材料
外貼防水卷材
外涂防水涂料
遇水膨脹止水條
防水等級
1級
應選
應選一至二種
應選二種
應選
應選二種
應選
應選二種
2級
應選
應選一種
應選一至二種
應選
應選一至二種
應選
應選一至二種
3級
應選
宜選一至二種
宜選一至二種
應選
宜選一至二種
應選
宜選一至二種
4級
宜選
宜選一種
應選
宜選一種
應選
宜選一種
 
地下防水工程必須由相應資質的專業防水隊伍進行施工,施工人員應持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指定單位頒發的執業資格證書。
規范規定: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應通過圖紙會審掌握工程防水細部構造及其技術要求,編制防水工程的施工方案。
對預留通道接頭、誘導縫、樁頭等部位應加強防水措施。
地下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應有產品的合格證書和性能檢測報告,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
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防水混凝土
本混凝土不適用于環境溫度大于80℃或處于耐侵蝕系數小于0.8的侵蝕性介質中。
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不得小于S6,工程埋置深度小于10 m時,可以采用S6級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的混凝土墊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厚度不應小于100mm,在軟土層中不要小于150mm。
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 mm。
裂縫寬度不得大于0.2 mm,并不得貫通。
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 mm。
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強度不得低于32.5MPa,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摻有活性摻料時不得少于280 Kg。
在不受侵蝕性介質和凍融作用時,防水混凝土的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必須摻用高效減水劑。
在受凍融循環作用時,應優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和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摻加的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二級,摻量不宜大于20%。
硅粉摻量不宜大于3%。
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宜為100~140 mm。
防水混凝土拌和物在運輸后出現離析,必須進行二次攪拌。當坍落度損失后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
應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砂漿或二次摻加減水劑進行攪拌,嚴禁直接加水。
防水混凝土必須采用高頻機械振動密實,振搗時間為10~30秒,以混凝土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應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防水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宜少留施工縫,當留設施工縫時,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部與側墻的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 mm的墻體上
防水混凝土結構內部設置的各種鋼筋或綁扎鐵絲,不得接觸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混凝土結構時,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頭,螺栓上應加焊方形止水環,拆模后應采用加強防水措施,將留下凹槽封堵密實,并宜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防水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
防水混凝土見證取樣:
連續澆筑混凝土每500 m3留置一組抗滲試塊(每組六塊),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
檢驗:
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混凝土外露面積每100 m2抽查一處,每處10 m2,且不得少于3處,細部構造應全數檢查。
防水砂漿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施工面積每100 m2抽查一處,每處10 m2,且不得少于3處。
檢查施工記錄及試件強度試驗報告。
防水混凝土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設置和構造,均需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
主控項目: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每拌制不超過100 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當一次連續澆筑1000 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
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的要求進行處理。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
對已經出現的嚴重缺陷,應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并經監理(建設)單位認可后進行處理,對處理的部位,應重新檢查驗收。
現澆結構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設備基礎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設備安裝的尺寸偏差。
對超過尺寸偏差且影響結構性能和安裝、使用功能的部位,應由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并經監理(建設)單位認可后進行處理。對經處理的部位,應重新檢查驗收。
一般項目:
施工縫、后澆帶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前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確定。施工縫的處理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對已經出現的一般缺陷,應由施工單位按技術處理方案進行處理,并重新驗收。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在澆筑完畢后12小時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養護。
2.混凝土養護時間: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摻緩凝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按樓層、結構縫或施工段劃分檢驗批。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對電梯井應全數檢查。
現澆結構允許結構偏差: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查方法
軸線位置
基礎
 
15
鋼尺檢查
獨立基礎
 
10
墻、柱、梁
 
8
剪力墻
 
5
垂直度
層高
≤5 m
8
> 5m
10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全高
 
H/‰且≤30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標高
層高
 
±10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全高
 
±30
截面尺寸
+8,-5
鋼尺檢查
電梯井
井筒長、寬對定位中線
+25,0
鋼尺檢查
井筒全高(H)垂直度
H/‰且≤30
經緯儀、鋼尺檢查
表面平整度
8
2靠尺和鋼尺檢查
預埋設施中心線位置
預埋件
10
鋼尺檢查
預埋螺栓
5
預埋管
5
預留洞中心線
15
鋼尺檢查
混凝土設備基礎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查方法
坐標位置
20
鋼尺檢查
不同平面的標高
0,-20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平面外形尺寸
±20
鋼尺檢查
凸臺上平面
0,-20
鋼尺檢查
凹穴尺寸
+20,0
鋼尺檢查
平面水平度
每米
5
水平尺、塞尺檢查
全高
10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垂直度
每米
5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全高
10
預埋地腳螺栓
標高(頂部)
+20,0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中心距
±2
鋼尺檢查
預埋地腳螺栓孔
中心線位置
10
鋼尺檢查
深度
+20,0
鋼尺檢查
孔垂直度
10
吊線、鋼尺檢查
預埋活動地腳螺栓鉚板
標高
+20,0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中心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帶槽鉚板平整度
5
鋼尺、塞尺檢查
帶螺紋孔鉚板平整度
2
鋼尺、塞尺檢查
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
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mm,其允許偏差為+15mm、-10mm;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其允許偏差為±10mm
檢查方法:
檢查材料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
檢查施工驗收記錄、現場工程實體。
對結構偏差處理的混凝土應進行全數重新檢查。
水泥砂漿防水層:
本混凝土不適用于環境溫度大于80℃、持續振動或處于侵蝕性環境中。
水泥砂漿防水層包括普通水泥砂漿、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摻外加劑或摻合料防水砂漿等,宜采用多層抹壓法施工。
水泥砂漿防水層可用于結構主體的迎水面或背水面。
聚合物水泥砂漿防水層厚度單層施工宜為6~8mm,雙層施工宜為10~12mm,摻外加劑、摻合料等的水泥砂漿防水層厚度宜為18~20mm。
應采用強度不低于32.5MPa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
在受凍融循環作用時,應優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和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砂宜采用中砂,粒徑3 mm以下。
含泥量不得大于1%。
硫化物和硫酸鹽含量不得大于1%。
防水水泥砂漿施工前,基層混凝土和砂漿的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值的80%。
基層表面應堅實、平整、粗糙、潔凈并充分濕潤且無積水。
基層表面的孔洞、縫隙應用與防水層相同的砂漿填塞抹平。
砂漿防水層應分層鋪抹或噴涂,鋪抹時應壓實、抹平,表面壓光。
砂漿防水層各層應緊密貼合,每層宜連續施工,必須留茬時應采用階梯坡形茬,但離開陰陽角處不得小于200 mm,接茬應依層次順序施工,層層搭接緊密。
防水層的陰陽角應做成圓弧形。
水泥砂漿防水層不宜在雨天及5級以上大風中施工。施工時氣溫應在5℃~35℃,并不得在烈日照射下施工。
水泥砂漿終凝后應及時養護,養護溫度不低于5℃并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
主控項目:
防水砂漿防水層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防水砂漿防水層各層之間必須結合牢固,無空鼓現象。
一般項目:
防水砂漿防水層表面應密實、平整,不得有裂紋、起砂、麻面等缺陷;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
防水層施工縫留茬正確,接茬按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
砂漿防水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的85%。
檢查方法:
檢查材料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
檢查施工驗收記錄、現場工程實體(量、敲檢查)。
卷材防水層
本防水層適用于振動或處于侵蝕性環境中的地下工程主體迎水面鋪貼的卷材防水層。
卷材防水層應采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所選用的基層處理劑、膠粘劑、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均應與鋪貼的卷材材性相容。
鋪貼防水卷材前,應將找平層清掃干凈,在基面上涂刷基層處理劑;當基面較潮濕時,應涂刷濕固化型膠粘劑或潮濕界面隔離劑。
防水卷材的厚度應符合以下規定:
防水等級
設防道數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1級
三道或三道以上設防
單層:不應小于1.5 mm
雙層:每層不應小于1.2 mm
單層:不應小于4mm
雙層:每層不應小于3mm
2級
二道設防
 
3級
一道設防
不應小于1.5 mm
不應小于4mm
復合設防
不應小于1.2 mm
不應小于3mm
兩幅卷材短邊和長邊的搭接寬度均不應小于100 mm,采用多層卷材時,上下兩層和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應錯開1/3幅寬,且兩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
冷粘法鋪貼卷材應符合下列規定:
1.膠粘劑涂刷應均勻,不露底,不堆積。
2.鋪貼卷材時應控制膠粘劑涂刷與卷材鋪貼的間隔時間,排除卷材下的空氣,用錕壓粘結牢固,不得有空鼓。
3.卷材鋪貼應平整、順直,搭接尺寸正確,不得有扭曲、皺折。
4.接縫口應用密封材料封嚴,其寬度不應小于10 mm。
熱熔法鋪貼卷材應符合下列規定:
1.加熱卷材應均勻,不得過分加熱或燒穿卷材;厚度小于3 mm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嚴禁采用熱熔法施工。
2.卷材表面熱熔后應立即滾鋪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氣,并錕壓粘結牢固,不得有空鼓、皺折。
3.滾鋪卷材時接縫部位必須溢出瀝青熱熔膠,并應隨即刮封接口使接縫粘結嚴密。
4.鋪貼后的卷材應平整、順直,搭接尺寸正確,不得有扭曲。
卷材防水層完工并經驗收合格后應及時做好保護層。保護層應符合下列規定:
1.頂板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與防水層之間宜設置隔離層。
2.底板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大于50mm。
3.側墻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護層或砌磚保護墻(邊砌邊填實)和鋪抹30 mm厚水泥砂漿。
防水砂漿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施工面積每100 m2抽查一處,每處10 m2,且不得少于3處。
主控項目:
卷材防水層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卷材防水層及其轉角處、變形縫、穿墻管道等細部做法均須符合設計要求。
一般項目:
卷材防水層的基層應牢固,基面應潔凈、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動、起砂和脫皮現象。
基層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
卷材防水層的搭接縫應粘(焊)結牢固,密封嚴密,不得有皺折、翹邊和鼓泡等缺陷。
側墻卷材防水層的保護層與防水層應粘結牢固,結合緊密、厚度均勻一致。卷材搭接的允許偏差為-10 mm。
防水層完工并經驗收合格后應及時做好保護層。保護層應符合下列規定:
1.頂板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與防水層之間宜設置隔離層。
2.底板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大于50mm。
3.側墻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護層或砌磚保護墻(邊砌邊填實)和鋪抹30 mm厚水泥砂漿。
檢查方法:
檢查材料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
檢查施工驗收記錄、現場工程實體(量、敲檢查)。
涂料防水層
本防水層適用于振動或處于侵蝕性環境中的地下工程主體迎水面或背水面涂刷的涂料防水層。
涂料防水層應采用反應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
防水涂料厚度選用如下規定:
防水涂料的厚度(mm)
防水等級
設防道數
有機涂料
無機涂料
反應型
水乳型
聚合物水泥
水泥基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
1級
三道或三道以上設防
1.2~2.0
1.2~1.5
1.5~2.0
1.5~2.0
≥0.8
2級
二道設防
1.2~2.0
1.2~1.5
1.5~2.0
1.5~2.0
≥0.8
 
3級
一道設防
≥2.0
≥2.0
復合設防
≥1.5
≥1.5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涂料涂刷前應先在基層上涂一層與涂料相容的基層處理劑。
涂膜應多遍完成,涂刷應待前一遍干燥成膜后進行。每遍涂刷時應交替改變涂刷的方向,同層涂膜的先后搭茬寬度宜為30~50 mm。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縫(甩茬)應注意保護搭接縫寬度應大于100 mm,接涂前應將其甩茬表面處理干凈。
涂刷程序應先做轉角處、穿墻管道、變形縫等部位的涂料加強層,后進行大面積涂刷。
涂料防水層中鋪貼的胎體增強材料,同層相鄰的搭接寬度應大于100 mm,上下層接縫應錯開1/3幅寬。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施工面積每100 m2抽查一處,每處10 m2,且不得少于3處。
主控項目:
涂料防水層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涂料防水層及其轉角處、變形縫、穿墻管道等細部的細部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一般項目:
涂料防水層的基層應牢固,基面應潔凈、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動、起砂和脫皮現象。
基層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
涂料防水層與基層粘結牢固,表明平整、涂刷均勻,不得有流淌、皺折、鼓泡露胎體和翹邊等缺陷。
涂料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的80%。
檢查方法:
觀察檢查。
檢查隱蔽驗收記錄。
針測法或割取20 mm *20 mm實樣用卡尺量測。
細部構造
本做法適用于防水混凝土結構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細部構造。
防水混凝土結構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等細部構造,應采用止水帶、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縫密封材料。
變形縫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止水帶寬度和材質的物理性能均應符合設計要求,且無裂縫和氣泡;接頭應采用熱接,不得疊接,接縫應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脫膠現象;
2.中埋式止水帶中心線和變形縫中心線重合,止水帶不得穿孔或用鐵釘固定。
3.變形縫設置中埋式止水帶時,混凝土澆筑前應校正止水帶位置,表面清理干凈,止水帶損壞處應修補;頂、底、板止水帶的下側混凝土應振搗密實。邊墻止水帶內外側混凝土應均勻,保持止水帶位置正確、平直,無卷曲現象。
4.變形縫處增設的卷材或涂料防水層,應按設計要求施工。
施工縫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5.水平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鋪水泥砂漿或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
6.垂直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
7.施工縫采用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時,應將止水條牢固地安裝在縫表面預留槽內。
8.施工縫采用中埋止水帶時,應確保止水帶位置準確、固定牢固。
施工縫防水的構造形式:
P13
 
 
 
 
 
 
 
后澆帶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后澆帶應在其兩側混凝土達到42天齡期后再施工。
2.后澆帶的混凝土澆筑前,應將其兩側混凝土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鋪水泥砂漿或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
3.后澆帶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兩側混凝土。
4.后澆帶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天。
穿墻管道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穿墻管止水環與主管或翼環與套管應連續滿焊,并做好防腐處理。穿墻管止水環寬度為200 mm(用于人防工程)(人防工程中穿墻管做法另有其它規定)。
2.穿墻管處防水層施工前,應將套管內表面清理干凈。
3.套管內的管道安裝完畢后,應兩管間嵌入內襯填料,端部用密封材料填縫。柔性穿墻時,穿墻內側應用法蘭壓緊。
4.穿墻管外側防水層應鋪設嚴密,不留接茬,鋪設附加層時,應按設計要求施工。
埋設件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埋設件端部或預留(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時,必須局部加厚或采取其它防水措施。
2.預留地坑、孔洞、溝槽內的防水層,應與孔(槽)外的結構防水層保持連續。
3.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混凝土結構時,螺栓或套管應滿焊止水環或翼環,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頭做法,拆模后應采取加強防水措施將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實。
密封材料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粘結基層的干燥程度以及接縫的尺寸,接縫內部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2.熱灌法施工應自下向上進行并盡量減少接頭,接頭應采用斜槎,密封材料熬制及澆灌溫度,應按有關材料要求嚴格控制。
3.冷嵌法施工應分次將密封材料嵌填在縫內,壓嵌密實并與縫壁粘結牢固,防止裹入空氣。接頭應采用斜槎。
4.接縫處的密封材料底部應嵌填背襯材料,外露密封材料上應設置保護層,其寬度不得小于100mm。
防水混凝土結構細部構造的施工質量檢驗應按全數檢查。
主控項目:
細部構造所用止水帶、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和接縫密封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細部構造做法,均需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
一般項目:
中埋式止水帶中心線應與變形縫中心線重合,止水帶應牢固、平直,不得有扭曲現象。
穿墻管止水環與主管或翼環與套管應連續滿焊,并做好防腐處理。
接縫處混凝土表面應密實、潔凈、干燥,密封材料應嵌填嚴密、粘結牢固,不得有開裂、鼓泡和下塌現象。
檢查方法:
檢查出廠合格證、質量檢查報告和進場抽樣試驗報告
觀察檢查
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資料
質量控制
1.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
(1)閱讀設計圖紙,掌握防水設計要求,如果設計圖紙無明確防水設計,監理工程師應及時提出,要求設計方完善設計。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級分為4級,各級標準應符合如下表規定:
防水等級
標準
1級
不允許滲水,結構表面無濕漬
2級
不允許漏水,結構表面可有少量濕漬
工業與民用建筑:濕漬總面積不大于總防水面積的1‰,單個濕漬面積不大于0.1m2,任意100 m2 防水面積不超過1處
其它地下工程:濕漬總面積不大于總防水面積的6‰,單個濕漬面積不大于0.2 m2,任意100 m2 防水面積不超過4處
3級
有少量漏水點,不得有線流和漏泥砂
單個濕漬面積不大于0.3m2,單個漏水點的漏水量不大于2.5L/d,任意100 m2 防水面積不超過7處
4級
有漏水點,不得有線流和漏泥砂
整個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 m2•d,任意100 m2 防水面積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 m2•d
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設防要求可選用如表所示:
工程部位
主體
施工縫
后澆帶
變形縫、誘導縫
防水措施
防水混凝土
防水砂漿
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
塑料防水板
金屬板
遇水膨脹止水條
中埋式止水帶
外貼式止水帶
外抹防水砂漿
外涂防水涂料
膨脹混凝土
遇水膨脹止水條
外貼式止水帶
防水嵌縫材料
中埋式止水帶
外貼式止水帶
可卸式止水帶
防水嵌縫材料
外貼防水卷材
外涂防水涂料
遇水膨脹止水條
防水等級
1級
應選
應選一至二種
應選二種
應選
應選二種
應選
應選二種
2級
應選
應選一種
應選一至二種
應選
應選一至二種
應選
應選一至二種
3級
應選
宜選一至二種
宜選一至二種
應選
宜選一至二種
應選
宜選一至二種
4級
宜選
宜選一種
應選
宜選一種
應選
宜選一種
地下工程必須進行防水設計,防水設計應定級準確、方案可靠、施工簡便、經濟合理。
地下工程必須從工程規劃、建筑結構設計、材料選擇、施工工藝等全面系統地做好地下工程的防排水。
普通防水混凝土不適用于環境溫度大于80℃或處于耐侵蝕系數小于0.8的侵蝕性介質中。
地下工程防水設計的內容應包括:
防水等級和設防要求。
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和其它技術指標,質量保證措施。
其它防水層選用的材料及其技術指標,質量保證措施。
工程細部構造的防水措施,選用的材料及其技術指標,質量保證措施。
工程的防排水系統,地面擋水、截水系統及工程各種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地下工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應采用防水混凝土,并根據防水等級的要求采用其它防水措施。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不得小于S6,工程埋置深度小于10m時,可以采用S6級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 mm,混凝土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 mm。防水混凝土的抗滲等級不得小于S6。
防水混凝土結構底板的混凝土墊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厚度不應小于100mm,在軟土層中不要小于150mm。
地下工程的排水溝、地漏、出入口、窗井等,應有防倒灌措施,寒冷及嚴寒地區的排水溝應有防凍措施。
要求不滲漏的工程,主體結構采用防水混凝土時,應同時選用其它一至二種防水措施加強防水。
(2)審核施工組織設計時,審核其對防水施工方案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對施工組織設計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部分及時要求施工單位補充完善,不符合規范、標準、設計要求的要及時整改。
基礎埋置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下時,基礎施工是否采取有效的降水、排水措施,施工進度安排是否符合防水施工要求:
工程基礎埋置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施工組織方案應有降水措施,常用的降水、排水措施有輕型井點降水(一級、二級井點降水)、深井降水、深層攪拌樁止水、地下連續墻止水、拉森鋼板樁、壓密注漿、集水井配合明溝。施工時可以采用其中一種或幾種結合使用。施工進度安排上要滿足降水時間要求。
水平施工縫的位置施工留設在距底板300 mm高以上位置。
混凝土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應予以保證。
模板的穿墻的螺栓宜為一次性使用,應加焊止水片,穿墻的鋼管應加焊止水環。混凝土拆模后,應對對拉螺栓切除后的混凝土墻面凹槽進行防水處理。
基礎外墻采用防水卷材或高分子防水涂膜施工前,應將墻面處理干凈、晾干,陽角磨圓,陰角抹圓。
2.施工階段防水施工質量控制:
(1)防水工程施工前,要求施工單位編制詳細的防水施工方案,審核方案施工方法、材料控制、質量標準、施工條件控制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對施工方案存在的缺陷,督促施工單位及時完善、整改。
(2)審查施工防水施工資質,施工資質達不到或無該項資質的,施工單位不得自行施工。施工人員無專業防水施工資格的不得上崗。
(3)審核、檢查施工單位報審的用于防水施工的施工材料,地下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應有產品的合格證書和性能檢測報告,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標準和設計要求。報審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開工,材料檢驗不合格的嚴禁用于工程施工
混凝土防水層:
①.防水混凝土施工應具備的條件:
防水混凝土墊層施工前,基坑應保持干燥,對存在的個別出水點應止水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墊層。
防水混凝土墊層上的漏水點應提前處理完成,保持混凝土澆筑前不漏水。基坑內有雨水等大量積水時不得澆筑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范圍內的鋼筋、模板工程已經全部施工完成并經驗收合格。防水混凝土結構內部設置的各種鋼筋或綁扎鐵絲,不得接觸模板。
有施工縫的,施工縫的防水施工措施已經施工完成并經驗收合格:
A.      采用鋼板止水帶的,止水帶的厚度、寬度、折邊符合施工方案設計的要求,止水帶已經按施工方案設計位置、標高安裝完成,固定牢固、順直,止水帶的折邊朝向迎水面,止水帶搭接處焊接嚴密,焊渣清理干凈。被止水帶沖斷的鋼筋已經按設計要求加固完成。圖紙設計對鋼板止水帶施工有具體要求的,遵從設計要求施工;設計無具體要求的,依據規范要求施工。鋼板止水帶應滿敷。
B.       二次施工施工縫時,應將上次施工縫處的砼表面鑿毛,鑿去疏松的混凝土,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應提前澆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施工下次混凝土前,將施工縫上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或先澆30~50mm厚同一混凝土攪拌站生產的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
C.       穿墻管已經按設計位置、標高安裝完成、固定牢固,穿墻管止水環與主管或翼環與套管應連續滿焊,并做好防腐處理。穿墻管止水環寬度為200 mm(用于人防工程)(人防工程中穿墻管做法另有其它規定)。
D.      模板的穿墻對拉螺栓加焊止水片,螺栓外層宜加裝40*40*20小木塊。
混凝土施工作業人員已經接受書面技術交底。
天氣良好,混凝土施工期間及施工后12小時內無降雨。
②.防水混凝土施工現場檢查:
檢查混凝土級配通知單:防水混凝土強度應比設計強度高一個等級。在不受侵蝕性介質和凍融作用時,防水混凝土的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必須摻用高效減水劑;在受凍融循環作用時,應優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和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摻加的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二級,摻量不宜大于20%。硅粉摻量不宜大于3%。水灰比不得大于0.55。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宜為100~140 mm。
防水混凝土拌和物在運輸后出現離析,必須進行二次攪拌。當坍落度損失后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時,應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砂漿或二次摻加減水劑進行攪拌,嚴禁直接加水。
防水混凝土必須采用高頻機械振動密實,振搗時間為10~30秒,以混凝土泛漿和不冒氣泡為準,應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
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的要求進行處理。
防水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
③.混凝土檢查驗收:
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混凝土外露面積每100 m2抽查一處,每處10 m2,且不得少于3處,細部構造應全數檢查。
防水砂漿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施工面積每100 m2抽查一處,每處10 m2,且不得少于3處。
檢查施工記錄及試件強度試驗報告。
防水混凝土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設置和構造,均需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
主控項目: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抗滲壓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于檢查結構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每拌制不超過100 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當一次連續澆筑1000 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連續澆筑防水混凝土每500 m3留置一組抗滲試塊(每組六塊),每項工程不得少于兩組。
混凝土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并應在底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
當底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中對施工的要求進行處理。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
對已經出現的嚴重缺陷,應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并經監理(建設)單位認可后進行處理,對處理的部位,應重新檢查驗收。
現澆結構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混凝土設備基礎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設備安裝的尺寸偏差。
對超過尺寸偏差且影響結構性能和安裝、使用功能的部位,應由施工單位提出技術處理方案,并經監理(建設)單位認可后進行處理。對經處理的部位,應重新檢查驗收。
一般項目:
施工縫、后澆帶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前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確定。施工縫的處理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
現澆結構的外觀質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對已經出現的一般缺陷,應由施工單位按技術處理方案進行處理,并重新驗收。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在澆筑完畢后12小時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養護。
混凝土養護時間: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摻緩凝劑或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按樓層、結構縫或施工段劃分檢驗批。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對電梯井應全數檢查。
現澆結構允許結構偏差: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查方法
軸線位置
基礎
 
15
鋼尺檢查
獨立基礎
 
10
墻、柱、梁
 
8
剪力墻
 
5
垂直度
層高
≤5 m
8
> 5m
10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全高
 
H/‰且≤30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標高
層高
 
±10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全高
 
±30
截面尺寸
+8,-5
鋼尺檢查
電梯井
井筒長、寬對定位中線
+25,0
鋼尺檢查
井筒全高(H)垂直度
H/‰且≤30
經緯儀、鋼尺檢查
表面平整度
8
2靠尺和鋼尺檢查
預埋設施中心線位置
預埋件
10
鋼尺檢查
預埋螺栓
5
預埋管
5
預留洞中心線
15
鋼尺檢查
混凝土設備基礎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查方法
坐標位置
20
鋼尺檢查
不同平面的標高
0,-20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平面外形尺寸
±20
鋼尺檢查
凸臺上平面
0,-20
鋼尺檢查
凹穴尺寸
+20,0
鋼尺檢查
平面水平度
每米
5
水平尺、塞尺檢查
全高
10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垂直度
每米
5
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
全高
10
預埋地腳螺栓
標高(頂部)
+20,0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中心距
±2
鋼尺檢查
預埋地腳螺栓孔
中心線位置
10
鋼尺檢查
深度
+20,0
鋼尺檢查
孔垂直度
10
吊線、鋼尺檢查
預埋活動地腳螺栓鉚板
標高
+20,0
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
中心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帶槽鉚板平整度
5
鋼尺、塞尺檢查
帶螺紋孔鉚板平整度
2
鋼尺、塞尺檢查
防水混凝土結構表面的裂縫寬度不應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
防水混凝土結構厚度不應小于250mm,其允許偏差為+15mm、-10mm;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其允許偏差為±10mm
檢查方法:
檢查材料出廠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計量措施和現場抽樣試驗報告。
檢查施工驗收記錄、現場工程實體。
對結構偏差處理的混凝土應進行全數重新檢查。
水泥砂漿防水層:
聚合物水泥砂漿防水層厚度單層施工宜為6~8mm,雙層施工宜為10~12mm,摻外加劑、摻合料等的水泥砂漿防水層厚度宜為18~20mm。
應采用強度不低于32.5MPa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
在受凍融循環作用時,應優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和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砂宜采用中砂,粒徑3 mm以下。
含泥量不得大于1%。
硫化物和硫酸鹽含量不得大于1%。
防水水泥砂漿施工前,基層混凝土和砂漿的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值的80%。
基層表面應堅實、平整、粗糙、潔凈并充分濕潤且無積水。
基層表面的孔洞、縫隙應用與防水層相同的砂漿填塞抹平。
砂漿防水層施工作業人員已經接受技術交底。
砂漿防水層應分層鋪抹或噴涂,鋪抹時應壓實、抹平,表面壓光。
砂漿防水層各層應緊密貼合,每層宜連續施工,必須留茬時應采用階梯坡形茬,但離開陰陽角處不得小于200 mm,接茬應依層次順序施工,層層搭接緊密。
防水層的陰陽角應做成圓弧形。
水泥砂漿防水層不宜在雨天及5級以上大風中施工。施工時氣溫應在5℃~35℃,并不得在烈日照射下施工。
水泥砂漿終凝后應及時養護,養護溫度不低于5℃并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
砂漿宜隨拌隨用,不宜久置。
主控項目:
防水砂漿防水層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防水砂漿防水層各層之間必須結合牢固,無空鼓現象。
一般項目:
防水砂漿防水層表面應密實、平整,不得有裂紋、起砂、麻面等缺陷;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
防水層施工縫留茬正確,接茬按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
砂漿防水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的85%。
 
卷材防水層
鋪貼防水卷材前,應將找平層清掃干凈(當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時,找平層可取消),在基面上涂刷基層處理劑;當基面較潮濕時,應涂刷濕固化型膠粘劑或潮濕界面隔離劑。
兩幅卷材短邊和長邊的搭接寬度均不應小于100 mm,采用多層卷材時,上下兩層和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應錯開1/3幅寬,且兩層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鋪貼。
轉角、陰陽角等特殊部位應加貼1~2層卷材,寬度不小于500 mm。
冷粘法鋪貼卷材應符合下列規定:
5.膠粘劑涂刷應均勻,不露底,不堆積。
6.鋪貼卷材時應控制膠粘劑涂刷與卷材鋪貼的間隔時間,排除卷材下的空氣,用錕壓粘結牢固,不得有空鼓。
7.卷材鋪貼應平整、順直,搭接尺寸正確,不得有扭曲、皺折。
8.接縫口應用密封材料封嚴,其寬度不應小于10 mm。
熱熔法鋪貼卷材應符合下列規定:
5.加熱卷材應均勻,不得過分加熱或燒穿卷材;厚度小于3 mm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嚴禁采用熱熔法施工。
6.卷材表面熱熔后應立即滾鋪卷材,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氣,并錕壓粘結牢固,不得有空鼓、皺折。
7.滾鋪卷材時接縫部位必須溢出瀝青熱熔膠,并應隨即刮封接口使接縫粘結嚴密。
8.鋪貼后的卷材應平整、順直,搭接尺寸正確,不得有扭曲。
卷材防水層完工并經驗收合格后應及時做好保護層。保護層應符合下列規定:
4.頂板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與防水層之間宜設置隔離層。
5.底板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大于50mm。
6.側墻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護層或砌磚保護墻(邊砌邊填實)和鋪抹30 mm厚水泥砂漿。
卷材防水層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施工面積每100 m2抽查一處,每處10 m2,且不得少于3處。
主控項目:
卷材防水層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卷材防水層及其轉角處、變形縫、穿墻管道等細部做法均須符合設計要求。
一般項目:
卷材防水層的基層應牢固,基面應潔凈、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動、起砂和脫皮現象。
基層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弧形半徑根據卷材材質而定。
卷材防水層的搭接縫應粘(焊)結牢固,密封嚴密,不得有皺折、翹邊和鼓泡等缺陷。
側墻卷材防水層的保護層與防水層應粘結牢固,結合緊密、厚度均勻一致。卷材搭接的允許偏差為-10 mm。
防水層完工并經驗收合格后應及時做好保護層。保護層應符合下列規定:
4.頂板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與防水層之間宜設置隔離層。
5.底板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大于50mm。
6.側墻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護層或砌磚保護墻(邊砌邊填實)和鋪抹30 mm厚水泥砂漿。
 
涂料防水層
涂料涂刷前應先在基層清理干凈,在其上涂一層與涂料相容的基層處理劑。
涂膜應多遍完成,涂刷應待前一遍干燥成膜后進行。每遍涂刷時應交替改變涂刷的方向,同層涂膜的先后搭茬寬度宜為30~50 mm。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縫(甩茬)應注意保護搭接縫寬度應大于100 mm,接涂前應將其甩茬表面處理干凈。
涂刷程序應先做轉角處、穿墻管道、變形縫等部位的涂料加強層,后進行大面積涂刷。
涂料防水層中鋪貼的胎體增強材料,同層相鄰的搭接寬度應大于100 mm,上下層接縫應錯開1/3幅寬。
涂料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檢驗數量,應按施工面積每100 m2抽查一處,每處10 m2,且不得少于3處。
主控項目:
涂料防水層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涂料防水層及其轉角處、變形縫、穿墻管道等細部的細部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一般項目:
涂料防水層的基層應牢固,基面應潔凈、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動、起砂和脫皮現象。
基層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
涂料防水層與基層粘結牢固,表明平整、涂刷均勻,不得有流淌、皺折、鼓泡露胎體和翹邊等缺陷。
涂料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的80%。
 
防水層細部構造
本做法適用于防水混凝土結構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細部構造。
防水混凝土結構的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等細部構造,應采用止水帶、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縫密封材料。
變形縫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9.止水帶寬度和材質的物理性能均應符合設計要求,且無裂縫和氣泡;接頭應采用熱接,不得疊接,接縫應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脫膠現象;
10.        中埋式止水帶中心線和變形縫中心線重合,止水帶不得穿孔或用鐵釘固定。
11.        變形縫設置中埋式止水帶時,混凝土澆筑前應校正止水帶位置,表面清理干凈,止水帶損壞處應修補;頂、底、板止水帶的下側混凝土應振搗密實。邊墻止水帶內外側混凝土應均勻,保持止水帶位置正確、平直,無卷曲現象。
12.        變形縫處增設的卷材或涂料防水層,應按設計要求施工。
施工縫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3.        水平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鋪水泥砂漿或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
14.        垂直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
15.        施工縫采用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時,應將止水條牢固地安裝在縫表面預留槽內。
16.        施工縫采用中埋止水帶時,應確保止水帶位置準確、固定牢固。
施工縫防水的構造形式:
P13
 
 
 
 
 
 
 
后澆帶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5.后澆帶應在其兩側混凝土達到42天齡期后再施工。
6.后澆帶的混凝土澆筑前,應將其兩側混凝土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鋪水泥砂漿或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
7.后澆帶應采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得低于兩側混凝土。
8.后澆帶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28天。
穿墻管道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5.穿墻管止水環與主管或翼環與套管應連續滿焊,并做好防腐處理。穿墻管止水環寬度為100mm(用于人防工程為200并有其它規定)。
6.穿墻管處防水層施工前,應將套管內表面清理干凈。
7.套管內的管道安裝完畢后,應將兩管間嵌入內襯填料,端部用密封材料填縫。柔性穿墻時,穿墻內側應用法蘭壓緊。
8.穿墻管外側防水層應鋪設嚴密,不留接茬,鋪設附加層時,應按設計要求施工。
埋設件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4.埋設件端部或預留(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時,必須局部加厚或采取其它防水措施。
5.預留地坑、孔洞、溝槽內的防水層,應與孔(槽)外的結構防水層保持連續。
6.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須穿過混凝土結構時,螺栓或套管應滿焊止水環或翼環,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頭做法,拆模后應采取加強防水措施將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實。
密封材料的防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5.檢查粘結基層的干燥程度以及接縫的尺寸,接縫內部的雜物應清理干凈。
6.熱灌法施工應自下向上進行并盡量減少接頭,接頭應采用斜槎,密封材料熬制及澆灌溫度,應按有關材料要求嚴格控制。
7.冷嵌法施工應分次將密封材料嵌填在縫內,壓嵌密實并與縫壁粘結牢固,防止裹入空氣。接頭應采用斜槎。
8.接縫處的密封材料底部應嵌填背襯材料,外露密封材料上應設置保護層,其寬度不得小于100mm。
防水混凝土結構細部構造的施工質量檢驗應按全數檢查。
主控項目:
細部構造所用止水帶、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和接縫密封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變形縫、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道、埋設件等細部構造做法,均需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有滲漏。
一般項目:
中埋式止水帶中心線應與變形縫中心線重合,止水帶應牢固、平直,不得有扭曲現象。
穿墻管止水環與主管或翼環與套管應連續滿焊,并做好防腐處理。
接縫處混凝土表面應密實、潔凈、干燥,密封材料應嵌填嚴密、粘結牢固,不得有開裂、鼓泡和下塌現象。
 
防水施工檢查檢驗:
1.防水工程施工前應督促施工單位及時報審施工材料、施工人員資格。對材料品種、施工人員資格不符合設計、規范規定的,施工單位不得進行防水施工作業。對施工單位進場的材料及時巡視檢查,發現施工材料品種、質量不符合報審內容的,及時責令施工單位將材料退場。
2.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應及時進行旁站檢查,發現現場施工方法、質量、施工范圍不符合設計、規范規定的應及時制止并報告總監理工程師。
3.防水施工完成后,具備驗收條件時,應根據規范要求及時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根據設計或實際需要采取相應保護措施。
4.防水層施工完成后發現滲漏時,施工單位應及時組織整改,直至符合設計或規范規定為止。整改完成后,監理工程師應及時組織對整改部分重新檢查驗收。
建立工程師對施工項目的檢查均應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
三.防水施工主要監理工程內容:
旁站監理內容:
防水混凝土施工過程、后澆帶混凝土施工過程、防水卷材施工過程、防水涂料施工過程
巡視監理內容:
土方開挖后基坑降水質量、墊層施工完成后表面干燥程度、混凝土施工前基坑內存水情況、施工縫處鋼板止水帶(焊接、固定、折邊方向、施工范圍)、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固定、穿墻套管止水環焊接質量、混凝土施工期間防雨淋施工措施、后澆帶混凝土施工前清理質量、施工縫處混凝土表面處理質量
混凝土穿墻螺栓處理(切割、封堵)、混凝土陰陽角處理、混凝土基層清理
進場防水卷材品種、規格、數量、生產廠家名稱、批號
進場防水涂料品種、數量、生產廠家名稱、批號
混凝土墻面提前潤濕、防水砂漿拌制、防水砂漿施工(砂漿分層厚度、留茬)
穿墻套管填嵌
四.防水混凝土常見質量問題及對策
混凝土底板滲漏:挖土前開始采取降水措施、基坑有采取排水措施、混凝土澆筑時基坑內無積水、墊層無滲漏
墻面施工縫及以下部位滲漏:混凝土坍落度適宜、施工縫吊模處混凝土振搗充分、施工縫處鋼板止水帶焊接嚴密固定牢固位置準確(遇水膨脹橡膠膩子止水條固定牢固準確)、外墻防水卷材(涂料)施工至少至底板距墻面300寬處、防水卷材(涂料)施工質量良好
墻面滲漏:混凝土坍落度適宜、振搗充分;對拉螺栓切割進墻面20mm深,凹坑用微膨脹防水砂漿封堵;、外墻防水卷材(涂料)施工質量良好
穿墻管處滲漏:預埋穿墻管加焊止水環;套管內的管道安裝完畢后,應將兩管間嵌入內襯填料,端部用密封材料填縫密實
五、提供資料:
1.砼、水泥、砂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
3.防水材料出廠合格證、復試試驗報告
4.鋼材合格證
5.技術核定單
,
6.隱蔽工程驗收單
7.質量檢查記錄
8.施工記錄
 

廣西建設監理協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南寧市青秀區金湖路58號廣西建設大廈三樓 郵政編碼:530028 協會QQ號:947019651
電 話:0771-5599302 傳 真:0771-5599302 電 郵:gxjsjlxh@163.com 桂ICP備07004686號桂公網安備 45010702001375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狠狠爱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看 | 国产精品中文在线 | 国产成人毛片 | 在线观看欧美一区 | 久久三级无码网站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双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蜜退臀 | 37pao强力打造高清视频 | 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欧美 | 91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 性一交一乱一色一欲 | 古代级a毛片可以免费看 | 无码一区自拍偷拍第二页 | 国产成人视屏 | 欧美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最新影院 | 日韩在线视频二区 | 你懂得视频在线 | 日本xxxx10 | 日韩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 日韩久久免费 | 91短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2021 | 草久伊人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婷婷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 国产精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伊人av | 女人的超长巨茎人妖在线视频 | www.青青草原.com | 亚洲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 | 欧美日韩精品人妻狠狠躁免费视频 |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色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包臀 | 99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自在 |